说课稿

时间:2024-04-19 21:18:10
【精品】说课稿集合9篇

【精品】说课稿集合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冬日美景》选自大班教材上学期第八个主题《冬天的故事》中,是一节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活动。活动通过引导幼儿探索物体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方法,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并利用等分的方法学习剪六角形的雪花,并用不同形状的纸进行粘贴画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体验作画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班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探索物体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方法,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学习剪六角形的雪花,能灵活的使用剪刀。

3、能用不同形状的纸进行粘贴作画,体验粘贴画的乐趣。

三、说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预设为:探索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利用等分的方法剪六角形的雪花。

把能用不同形状的纸进行粘贴作画,体验其中的乐趣。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为本次活动做了以下准备:

1、各种形状的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条)。

2、棉花、布、毛线等辅助材料。

3、剪刀、胶水等。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主要采用:

1、观察法: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的基本途径,在活动的始终,观察法贯穿前后,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对好的行为进行鼓励,对不良行为进行制止,提高效率。

2、提问法:在活动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启发性提问法来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并鼓励用自己的语言大胆描述。

3、鼓励法:在活动中我注意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善于运用多种鼓励方法,针对幼儿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及时对幼儿进行肯定的评价,让孩子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热情。

另外,我打算向幼儿采用:参与法、操作法、合作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引题: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活动一开始,我出示剪好的各种颜色的雪花,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讨论、猜想雪花是怎样剪成的?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顺利进入主题。

(二)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等分的方法

1、请幼儿将教师提供的各种形状的纸折叠或剪成一样大的两份,引导幼儿将分成的两份进行比较,并与原来的纸比较,理解“二等分”的含义,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引导幼儿交流并总结各种形状的纸(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进行二等分的不同方法。

3、引导幼儿用二等分的方法尝试探索“四等分”。

(三)引导幼儿利用正方形纸练习剪雪花。

教幼儿根据步骤图探索雪花的折叠方法。

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剪雪花的图案。

(四)引导幼儿粘贴作画:冬日美景

引导幼儿利用剪下的各种形状的纸、剪出的小雪花及棉花、布等辅助材料粘贴雪景图(如,长条纸和三角形纸课粘贴成雪松,三角形纸和正方形纸课粘贴成小房子等)。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辅导员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东丽区杜庄小学的辅导员李明焕,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队旗飘起来——争做美德小达人》。下面我从背景分析、队会目的、活动准备、活动形式、队会过程五个方面来介绍。

一、背景分析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学校是人成长的摇篮,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部分,少先队教育要认真探索和研究。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文明行为习惯”作为中队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入手,是全面提高少先队员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了解,并引起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和全社会的重视。为切实提高少年儿童的文明礼仪水平,我中队积极从孩子们的身边细小之处着手,在行动中培养学生庄重大方、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校园文化建设。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实施《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我中队遵循思想性、趣味性、参与性的原则,制定了《队旗飘起来——争做美德小达人》的主题中队会活动内容,提升少年儿童的文明素养。

二、队会目的

1、在活动中进一步学习、了解队知识和党史知识。

2、通过活动,使每位学生懂得:在校园里,我们是文明的学生;在家庭中,我们是文明的孩子;在社会上,我们就是文明的使者、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小公民。

3、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讲文明守公德的美德小达人。

三、活动准备

1、召开动员会,公布了《队旗飘起来——争做美德小达人》主题中队会活动方案,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响应。

2、选定4名主持人及相关表演者,并进行相关节目的排练。

3、收集一系列相关的图片、歌曲和背景音乐。

4、制作本次活动的多媒体课件。

5、各节目的串词。

6、准备相关道具。

四、活动形式

小品、歌曲、配音小故事、快板、朗诵、三句半。

五、队会过程

(一)、预备整队

1、整队,报人数。(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

2、出旗敬礼。(从左向右出中队旗。)

3、唱队歌。

(二)、宣布活动开始。

根据本中队队员感知能力强、喜爱直观事物的特点,本次活动设计了两个大的方面的内容来引导、学习、教育少年儿童争做美德小达人。

首先,进入第一篇章《忆往昔》。在这个环节中分为两个递进层次的两个知识点,促使孩子们进一步学习,了解队知识和党史知识。

环节一:《队史大家忆》

这个环节的设计活动使全体队员又一次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应尽的职责,激发全体少先队员们心中的使命感,更 ……此处隐藏8919个字……,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

五、教学方法

教法:展示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观察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20xx年,美国宇航局的航流星云图观测到地球表层,竟然和一位画家在100多年前创作的一幅名为《星月夜》的作品极为相似。这让人不禁感叹,究竟是大自然创作了艺术作品,还是这位画家早就拥有了一双创世者的眼睛?大家知道这位伟大的画家是谁吗?这位画家就是著名的艺术大师文森特·凡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为新课中欣赏《星月夜》作品做铺垫。

活动二:赏析作品,初步感知

1.提出问题:同学们对梵高了解多少?结合教材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梵高的生平。

2.展示梵高的两幅自画像,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不真实、严肃、神秘等。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养成自学及提炼文字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大胆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了解梵高的生平经历入手来欣赏梵高的作品,可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也为后面赏析作品积累素材。

活动三:形式分析,感受风格

1.继续多媒体展示梵高的《自画像》,引导学生观赏,小组讨论:这两幅自画像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构图:大方饱满;色彩:明亮热烈;笔触:奔放粗犷。

2.展示《星月夜》,引导学生欣赏并尝试从构图、色彩、笔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构图俯视,色彩饱满、对比强烈,线条奔放有力,笔触厚重有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画与风景画的欣赏,可以深入的了解梵高的作品,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欣赏作品的能力,以及提取画面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整合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四:总结概括,领悟探究

1.总结梵高的绘画特点:色彩对比强烈、明快;线条扭曲、流畅、奔放;构图饱满。

2.展示《自画像》《星月夜》,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这几幅作品分别表现了梵高什么情绪?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压抑,激情。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梵高的艺术特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且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活动五:比较鉴赏,小结作业

1.展示《唐吉老爹》《吃马铃薯的人》《向日葵》《阿尔附近的吊桥》等作品,学生欣赏,并结合梵高的艺术特色,从构图、色彩、线条、情绪四个方面分析作品。

2.总结回顾梵高的艺术特点。

3.布置作业:课后搜集梵高的相关图片、文章或影像资料,加深对梵高的深入认识,下一节课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的方法对比,学生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加深对梵高的理解;而作业则将知识带入到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艺术的净化、陶冶、教育功能,提升学生自身的美术素养。

七、板书设计(略)

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风筝》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叙事性散文,这篇鲁迅文章。既表现手足亲情又意蕴丰富,有助于提高学生情感体验,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文章讲述了“我”因为看到风筝,引起对儿时虐杀自己小兄弟的风筝梦的回忆和深深的自责,展现了兄弟间浓浓的手足亲情。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具有初步整体感知和理解能力;但获取知识的方式多以图片、声音等具体形象为主,较少接触意蕴深厚的文章,对抽象的文字有陌生和排斥心理;字面理解文意,泛泛感知思想情感;难以抓住要点来准确体会、理解文章思想感情。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全文,理解文中“精神虐杀” 指什么;

难点:体会、理解作者悲哀之情和全文浓浓的手足亲情。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品读叙事中的描写语句,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学习迅速抓住文章要点的方法,通过讨论赏析,理解“精伸虐杀”实质。

情感目标——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亲情,学习作者严于自省的高尚品德。

二、说教法

1、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习要“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能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以问题带动阅读学习”。

2、教学方法:

实践法:亲身体验体会到文章意图。

提问法:本课教学主要方法,通过连环问题促使学生阅读文本,理解主题。

诵读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勾画法:通过重要句词来落实重点,理解文意

讨论法:培养合作精神及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风筝图片。

三、 说学法

依据以上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学安排,指导学生上网收集资料,通过实践参与培养学生自学和动手整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启发、讨论、探究来赏析、理解叙事散文。问题法,提示法穿插使用。让学生学过本文,不仅理解了作者的情感,还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逐渐形成主动阅读文字、理解文意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配乐展图,引出课文)

介绍作者

(二)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疏通生字积累词汇

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全文围绕风筝回忆了什么事?你有何感受?)

(三)品读赏析

“我”对小兄弟的“精神虐杀”指哪件事?具体说说。(诵读,表演)

(四)讨论探究

“我”当时为什么要那么做?现在的心情是怎样?划出关键词。(引导,讨论)

(五)拓展实践 播放学生放风筝录像,写一段放风筝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我的板书是一只展翅飞翔状的风筝,上面印着大大的精神虐杀,一方面是我不许小弟放风筝,一方面是小兄弟对风筝的痴迷,而这其中又承载着浓浓的手足亲情。板书简洁明了,形象地体现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

六、教学反思

在上课时,我把语文从单一枯燥的文字解说种释放出来,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语文实践机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愿意主动去阅读文本,动笔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因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文段有很多写得非常优美。存在的问题是对教案不够烂熟于心,提问有时不够有针对性,被外界干扰后显得不够流畅。因此,充分备好每一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熟悉教案时我今后在教学中要更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精品】说课稿集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